《过秦论》是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,分上中下三篇。全文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,故名为《过秦论》。此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,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、巩固统治的借鉴,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过秦论知识点,希望能够帮助大家,欢迎阅读!

高中过秦论知识点

一、通假字

①外连衡而斗诸侯 / 约从离衡衡,通"横"

②孝公既没没,通"殁",死亡

③合从缔交/约从离衡 / 于是从散约败从,通"纵",指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,称为"合纵"

④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,通"敝",疲惫

⑤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通"呵",喝问

⑥倔起阡陌之中倔,通"崛",崛起

⑦赢粮而景从景,通"影",像影子一样

⑧百有余年矣有,通"又"

⑨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抗,通"亢",高

⑩威振四海振,通"震",震动

二、古今异义

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,在这种情况下;西河:黄河以西。

②于是六国之士,有宁越、徐尚、苏秦、杜赫之属为之谋;在这时

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:崤山以东,即东方诸国。今指山东省。

三、一词多义

1.固

①据崤函之固险固,坚固,特指地势险要,城郭坚固,形容词用作名词

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,顽强,形容词

③然后践华为城,因河为池,据亿丈之城,临不测之渊,以为固固守的据点,屏障,名词

2.因

①因遗策沿袭,动词

②因利乘便趁着,介词

③因河为池凭借,依据,介词

3.亡

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,损失,动词

②追亡逐北逃亡,动词;此用作名词,指逃亡的军队

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,动词;这里是使动用法,使……灭亡

4.制

①吴起……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,动词

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,动词

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、控制,动词

5.兵

①……赵奢之伦制其兵 / 行军用兵之道军队,名词

②收天下之兵 / 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/ 斩木为兵兵器,名词

6.策

①蒙故业,因遗策策略、计策,名词

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,名词

7.致

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、招纳,动词

②致万乘之势达到、获得,动词

8.之

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,结构助词

②……赵奢之伦制其兵这,指示代词

③商君佐之他,指秦孝公,代词

④聚之咸阳代"天下之兵",代词

9.及

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,动词

②及至秦始皇到,等到,介词

10.北

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,方位名词作状语

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,动词作名词

11.度

①内立法度制度,名词

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

12.遗

①因遗策遗留下来,动词

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,丢失,动词

13.爱

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,动词

②宽厚而爱人爱护,尊重,动词。

四、词类活用

1.名词作状语

①有席卷天下,包举宇内,囊括四海之意席,像席子一样;包,像布包一样;囊,像口袋一样

②内立法度,务耕织,修守战之具,外连衡而斗诸侯内,在国内,对内;外,对外

③南取汉中,西举巴、蜀,东割膏腴之地,北收要害之郡南,向南;西,向西;东,向东;北,向北

④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瓮,用破瓮;绳,用绳子

⑤南取百越之地,以为桂林、象郡南,向南

⑥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北,在北方

⑦天下云集响应,赢粮而景从云,像云一样;响,像回声一样;景,通"影",像影子一样

⑧深谋远虑远,从长远

2.名词作动词

①履至尊而制六合履,登上

②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,称帝称王

③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牖,作窗户;枢,系户枢

④执敲扑而鞭笞天下鞭,用鞭子抽;笞,用竹杖打

⑤《过秦论》过,指摘过失

3.形容词作动词

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小弱,变小变弱

4.形容词作名词

①据崤函之固固,险要的地势。

②自以为关中之固固,坚固的屏障。

③尊贤而重士贤,贤者,贤能的人。

④因利趁便利,便利的条件;便,便利的条件。

5.动词作名词

①追亡逐北亡,逃跑的人;北,溃败的军队

6.使动用法

①外连衡而斗诸侯斗,使……争斗

②会盟而谋弱秦 / 以弱天下之民弱,使……弱,削弱

③约从离衡离,使……离散

④伏尸百万,流血漂橹漂,使……漂浮

⑤吞二周而亡诸侯 /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亡,使……灭亡

⑥却匈奴七百余里却,使……退却

⑦以愚黔首愚,使……愚蠢

⑧序八州而朝同列朝,使……朝拜

7.意动用法

①尊贤而重士重,以……为重,看重

五、特殊句式

1.判断句

①自以为关中之固,金城千里,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。

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,氓隶之人,而迁徙之徒也。

③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。

2.被动句

①一夫作难而七庙隳。

②身死人手,为天下笑者,何也?

③谪戍之众

④天下诸侯已困矣

3.省略句

①尝以十倍于秦之地。

②南取百越之地,以之为桂林、象郡。

③百越之君,俯首系颈,委命于下吏。

④聚之于咸阳。

⑤铸以之为金人十二。

⑥临不测之渊,以之为固。

⑦蹑足于行伍之间,而倔起于阡陌之中。

⑧身死于人手。

4.宾语前置

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

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

③崤函之固,自若也

5.定语后置

①伏尸百万

②铸以为金人十二

③金城千里

6.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

①陈涉之位,非尊于齐、楚、燕、赵、韩、魏、宋、卫、中山之君也。

②锄耰棘矜,非铦于钩戟长铩也。

③谪戍之众,非抗于九国之师也。

六、名言名句

1.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,天下云集响应,赢粮而景从。

2.一夫作难而七庙隳,身死人手,为天下笑者,何也?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。

七、文学文化常识

1.贾谊

西汉政论家、文学家。代表作有:

政论文:《论积贮疏》、《过秦论》、《陈政事疏》;

辞赋:《吊屈原赋》、《鵩鸟赋》。

2.战国四公子

齐国的孟尝君田文,赵国的平原君赵胜,楚国的春申君黄歇,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。四人均以"善养士"闻名,都是当时仅次于国君的当政者。又称"战国四君子"。

3.天下的别称

宇内、四海、八荒,都是"天下"的意思。

4.九州

古时天下分九州,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,一般认为包括兖州、冀州、青州、徐州、豫州、荆州、扬州、雍州、梁州。九州常用来代指"中国"。

5.山东、关中、河

山东:指崤山以东。

关中: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。

河:特指黄河。如"河南"指黄河以南,"河北"指黄河以北。

6.五岳

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、中岳嵩山。

7.合纵、连横

合纵: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。亦作"合从"。

连横:是一种离间六国,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,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。亦作"连衡"。

过秦论读后感

《过秦论》一文,作者贾谊从后来人的眼光来评论秦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,全文的语言文字中透漏出纵横家的大气和自己独到的见解。我也从我的角度去分析一下秦朝灭亡的原因。

首先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。作为法家的秦始皇首先就是焚百家之言,百家之言各有特色,各有优点,但秦始皇不去借鉴学习,反而予以焚烧,这一做法让读书人首先不满,便予指责,而秦始皇不但不听,反而杀了这些人,这又让百姓不满。

其次,征大量百姓为其修建长城,皇陵和阿房宫,这些人十之八-九都没有回来,使得百姓家破人亡,穷苦不堪。最可恨的是在修建皇陵时,使几十万人死在了皇陵之中,这更是激起了百姓的怒火,可一直害怕秦始皇造成干怒不敢言。

然后是沉重的赋税。本来经过连年的战争之后的人们,都还没来得及喘口气,就又被沉重的赋税压倒了,家中男丁被抓走去修建长城,皇陵和阿房宫,家中已是一贫如洗,加上这沉重的赋税无疑使雪上加霜。

最后就是秦始皇的死亡。百姓心中本来就积压着满腔的怒火,可一直恐惧秦始皇的力量,这是秦始皇一死,天下百姓为何不反呢?

就是这些原因,最终造成秦国的灭亡。

过秦论的主旨

《过秦论》是一篇政论,其主旨在于分析“秦之过”。上篇通过对秦国兴盛历史的回顾,指出秦国变法图强而得天下,“仁义不施”而不能守天下。而在中篇和下篇,作者则具体地论述了秦统一之后的种.种过失。中篇指出秦统一天下,结束了多年的战乱,本来处在很好的形势中,但秦始皇没有制定出正确的政策,反而焚书坑儒,以暴虐治天下;到了二世时,仍不能改正原先的过失,终致国家倾覆。《过秦论》的下篇后部分,作者承接前文,指出在“诸侯并起,豪俊相立”的时候,如果子婴能改变原来错误的政策,“闭关据厄”“荷戟而守之”,是可以守住三秦之地的,以后“安土息民”,徐图发展,甚至可以重新恢复国家的统一。但遗憾的是,秦朝钳口闭言的一贯政策,导致上下“雍闭”,子婴孤立无亲,终于不免灭亡的命运。文章总论了秦的兴起,灭亡及其原因,鲜明地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论点:“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。”其目的是提供给汉文帝作为改革政治的借鉴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均出自互联网,只为学习之用;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